网约车驾龄,超龄,封号问题,微信:gua561

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有多强?1小时3万公里,21分钟直达美国纽约?(东风41洲际导弹能打多远)

网约车驾龄,超龄,封号问题,微信:gua561

想必很多网友都从官媒了解到,于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东风-41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是我国战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

而且,大家可能还在网络上听过这型洲际导弹能于每小时飞行30000公里,21分钟直达美国纽约的传说。

在各种媒体的渲染下,大家可能对东风-41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但或许对其研发历史和具体性能还不够了解。

东风-41项目在研发的先后发生了太多堪称传奇的细节,而这些细节都是一些媒体没有报道的。

对此,笔者将以时间和问题为线索,用一篇文章给大家揭秘两个问题:东风-41的研发经历了什么?东风-41的性能到底如何?

一、东风-41的前世今生

1961年2月1日,推行反华政策的肯尼迪总统就任12天后,一枚导弹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的第31号发射井中升空,向大西洋上的靶场飞去。

即便在十多公里外的城市,仍能看到火箭的航迹云,以及固体燃料发动机隐约的火光,但当时的人们只将其当成例行的航天发射。

多年以后,他们才知道自己目睹了世界上首款固体燃料洲际导弹民兵-I的发射,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

1966年2月16日,作为世界另一极的苏联,也成功发射了固体燃料洲际导弹RT-2,北约将这型导弹称为“野蛮人”。

至此,美苏两国都拥有了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并在之后的很多年中对此展开激烈角逐。

而在“野蛮人”发射的前一年,即1965年,我国就制定了“八年四弹”规划,该规划催生了我国首款洲际导弹东风-5,为后续洲际导弹的研发积累了一些关键技术。

东风-5副总设计师李占奎就曾说过:“现在很多技术基础都是来自于东5,发动机、伺服机构、箱体、平台计算机,哪样不是来自东5的,包括级间分离、热分离。”

80年代初,凭借着此前项目积累的关键技术,结合当时正在攻关的一些技术,航天部二院进行了陆基机动性远程固体弹道导弹的总体方案分析论证。

值得一提的是,二院的远程固体弹道导弹项目并非当时战略核武器的唯一选项,与其竞争的还有名为东风-22的远程液体弹道导弹。

但由于我国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进展顺利,加上战略核武器研制计划趋于精简,远程固体弹道导弹项目最终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

1985年,随着液体燃料远程导弹东风-22的研制工作正式终止,航天部开始组织对固体燃料远程导弹的联合论证,确定了八字原则和九字方针。

八字原则是“陆海兼顾,技术通用”,九字方针是“大直径,基本型,系列化”。在其指导下,1986年5月,航天部决定启动远程固体导弹的研制,将其分为陆基型和海基型,陆基型称为东风-31,海基型称为巨浪-2。

同样是在1986年,远程固体导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分工,东风-31和巨浪-2的研制工作都从航天部二院转给航天部一院,从那以后,一院就与三级固体导弹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至今日,一院仍是我国现役所有三级固体导弹的主要研制单位。话说回来,在东风-31的研发过程中,航天部还确定发展一款洲际导弹,这款洲际导弹便是日后的东风-41

二、东风-41的研发经历了什么?

虽然我国很早就确定发展一款射程能够覆盖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但该型洲际导弹的正式立项时间,很可能是步入新世纪以后。

在讲述东风-41的研发过程之前,需要先介绍导弹通常的四大组成部分:动力系统、制导系统、弹体结构系统、弹头

由于导弹的毁伤主要依靠其弹头,所以各国都在两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提高单枚弹头的毁伤能力,二是增加导弹携带弹头的数量。

而对于战略导弹而言,核弹头小型化技术是重中之重,这能使其携带数量更多的核弹头,从而达到毁伤能力倍增的效果。

接下来,笔者将就核弹头小型化技术展开进一步论述,从而有助于梳理东风-41的研发过程。

首先,核弹头根据反应原理可以分为四种:原子弹(裂变)、氢弹(裂变-聚变)、三相弹(裂变-聚变-裂变)、中子弹(裂变-聚变-反射),其中后两种都可以算是比较特殊的氢弹。

然后,原子弹可以细分成三种:枪式原子弹、内爆式原子弹、助爆式原子弹氢弹也能细分成三种:传统式氢弹、固体助爆式氢弹、气体助爆式氢弹

最后,按照笔者的了解,我国将核武器划为两代:第一代包括原子弹、传统式氢弹、固体助爆式氢弹第二代包括气体助爆式氢弹、三相弹、中子弹等

介绍完这些,言归正题,尽管我国早在1966年就完成了氢弹原理实验,但气体助爆原理却直到80年代初的三次核试验后才初步掌握,九院也因此获得了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掌握气体助爆原理后,我国于90年代初先后完成了535核弹头和“影子弹头”的全当量定型试验,成功掌握第二代核武器。

而东风-41的主要预研工作也在此时开始,其弹头母舱和整流罩是为了容纳3枚65万吨的535核弹头以及其他突防辅助设备而量身打造的,堪称“量脚制鞋”。

而为了保证这些弹头达到毁伤效果最大化,我国科研人员还开发了全新的制导系统,据称通常打击精度可以达到100米左右。

当然,制导系统不只有弹上的部分,还有车载的部分,东风-41的发射车需要完成对自身定位等参数的计算,才能满足高精度无依托发射的需求。

介绍完了东风-41的弹头及其制导系统的概况,笔者继续介绍东风-41的弹体结构系统以及动力系统。

东风-41的壳体采用全新的复合材料制造,有效降低了弹体重量,从而增加了导弹射程,使其能够覆盖美国全境。

而东风-41的动力系统,则运用了全向可动喷管技术,还采用了新型高能固体燃料以提高比冲,也是一大亮点。

从本世纪初的立项,到2009年的一级发动机试车,到2012年7月24日的首次试射,再到近年列装部队完成战备值班,东风-41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历程。

而回顾这段历程的开端,我们可以看到千千万万闪烁着光芒的名字,那些名字来自于科研工作者,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正是他们撑起了共和国的天空。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至此,本文的第一个问题“东风-41的研发过程是怎么样的”已经得到解答,接下来将以性能对比的方式解答第二个问题“东风-41的性能到底如何”。

三、东风-41的性能到底如何?

在这一章节中,笔者首先会把东风-41与外国现役陆基固体燃料洲际导弹进行同类对比,然后再将东风-41与主要假想敌现役拦截系统进行攻防推演,以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回归正题,首先梳理一下美、苏、俄三国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谱系

美国:1962年列装的民兵-I(LGM-30A/B),1965年列装的民兵-II(LGM-30F),1970年列装的民兵-III(LGM-30G),1986年列装的和平卫士(LGM-118),1991年开始测试的侏儒(MGM-134)。

苏联:1968年列装的野蛮人(SS-13/PT-2)1976年列装的罪人(SS-16/PT-21 温度 2S),1985年列装的镰刀(SS-25/PT-2PM 白杨),1987年列装的手术刀(SS-24/PT-23 勇者)。

俄罗斯:1997年列装的镰刀B(SS-27/PT-2PM2 白杨-M),2010年列装的亚尔斯(SS-29/PC-24 愤怒),2011年开始测试的边界(SS-X-31/PC-26 边界)。

而在上述导弹谱系中,目前处于服役姿态的只有美国的民兵-III以及俄罗斯的白杨-M(镰刀B)、亚尔斯、边界,下文将抽取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民兵-III和白杨-M与东风-41作对比

从部署方式上看,东风-41和白杨-M都能在运输起竖发射车上完成机动部署,而民兵-III只能在发射井里固定部署,由此看来,前两者生存性大于后者。

从打击精度来看,由于电子技术的后发优势,东风-41的100米左右比白杨-M的200米左右和民兵-III的240米左右更加精确,能够提高毁伤效果。

从搭载弹头来看,东风-41通常能够搭载3枚65万吨的535核弹头,民兵-III通常能够搭载3枚35万吨的W78核弹头,白杨-M则据称计划搭载3枚未知当量的核弹头。

总的来说,东风-41是性能比较均衡的陆基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在与外国同类导弹的性能对比中能够占据一定优势。

而在与主要假想敌美国的现役拦截系统进行对抗时,东风-41也能不落下风。接下来将介绍美国现役拦截系统。

美国现役拦截系统分为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两部分,在东风-41通过北极航线攻击美国本土时,能够起较大作用的只有NMD,因此下文将着重将NMD和东风-41进行对比。

NMD主要分为GMD(陆基中段拦截系统)、NTW(海基高层区域防御系统)、THAAD(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三部分

GMD采用GBI拦截弹,这型拦截弹在针对各种目标的拦截测试中达到了55%的成功率,目前大约有50多枚,部署在美国西北的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和美国西南的加利福尼亚的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计划在2026年达到64枚。

NTW采用标准-3拦截弹,由于战时能够留在美国本土军港的具备标准-3拦截弹发射能力的舰艇数量未知,因此不做讨论。

THAAD采用萨德拦截弹,目前部署在美国本土的有5个连,每个连有9辆车,每辆车搭载了10个导弹发射容器,因此部署在美国本土的数量应该是450枚左右。

而在核战争的情况下,由于齐射的东风-41采用的是北极弹道,北冰洋上缺乏美国的海基中段反导拦截弹,因此可以获得一些安全释放分导式多弹头的时间。

而在即将抵达阿拉斯加附近时,东风-41的一些分导式多弹头已经在轻重诱饵的掩护下再入大气层,以20马赫的速度首先摧毁阿拉斯加的反导系统,为后续弹头开路。

在即将抵达美国本土时,东风-41的多弹头基本释放完成,美国将面临大量以20马赫突防的弹头的饱和打击,其反导系统很难拦截对如此高速的目标完成高概率拦截,因此东风-41能够维持较高的突防率。

因此,无论是和外国同类导弹对比,还是和主要假想敌的拦截系统进行对比,东风-41都是一款性能极其优秀的导弹。

结语

当然,由于本文着重介绍东风-41,上文讨论的都是其单打独斗的情况,而读者们想必也能知道,在实战中,东风-41必然会与其他洲际导弹一起突防,突防率将进一步提高,足以圆满完成二次核反击的战略任务。

而在我国战略核力量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下,文章题目中每小时飞行30000公里,21分钟直达美国纽约的大国重器必将大批量列装我火箭军作战部队,以绝对的实力遏制强敌的战争野心,维护祖国的繁荣稳定。

关于网约车问题,添加 微信: gua561   备注:备注问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30447903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dizcw.com/26004.html